崔秀山中访友

| 教学设计 |

【www.longjiam.com--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 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2、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 交流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⑵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桥 (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 (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 (玄奥的)悬崖 (清纯的)云雀 (慈祥的)老柏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 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3、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⑴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

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 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⑶ 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

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 怨。)

⑷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

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 读:啊,老桥,你如„„)

⑸ 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 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并背诵了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打开书。

二、研读赏析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

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 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者不仅把桥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听到一声声鸟叫的时候,看到

露珠、溪流、白云悠悠,落花纷纷时,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大自然中的万物。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

指导读:

万物为人友,人为万物友,人和万物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2、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⑵ 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⑶ “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 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⑵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⑶ 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⑷ 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⑸ 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

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 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

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小黑板出示)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教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五、扩展延伸(小练笔)

节假日,同学们也曾经有过像作者一样,不骑车,不带礼物,哼着小曲儿,和朋友,和家人,和同学有过精神之旅吧?回归自然,走进大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到自然中放飞心灵,让我们也拿起笔,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介绍你曾经所看到的一个朋友吧。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山中观景(事)

山中访友 拟人手法(手法)

热爱自然(情)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jiaoanxiazai/1996.html

    上一篇:我的电子积木

    下一篇:詹天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