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www.longjiam.com--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首诗歌,是一首田园山水诗歌,通过对美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淡泊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远离世俗的心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描绘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二、能力目标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背诵并默写诗歌。

  三、情感目标

  4、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预习课(20分钟)

  自主学习

  任务及学法指导:自学背景、作者、字词。

  一、走进作者陶渊明,了解诗歌作品的故事背景和作家的人生经历。

  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扫清字音障碍。(学法指导:1、参照完成《世纪金榜》基础自主预习。2、朗读要加入感情,感受言之成理即可,可以借助音乐表达)

  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

  展示提升

  一、任务及学法指导:合作交流——展示提升(1—4小题)

  (一)寻“归田”根源,感知陶渊明内心困苦。

  1.缘何而归?

  2.对于已流走的岁月,陶渊明如何评价?

  学法指导:

  (1)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

  (2)紧扣诗歌提供的依据,结合背景资料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展示要求:

  (1)诗句准确,用词准确。

  (2)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资料: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19岁,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35岁,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38岁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确是打家劫舍的勾当,真是“乱了看惯了,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相机而动,委曲求全,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陶渊明而言,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明确:“性本爱丘山”中“本性”使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诗人当初为什么要踏进去?

  提示:

  心为形役,暂求果腹。-----归去来兮辞

  “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他曾想从戎戍边,为国家统一作一番事业,但偏安的东晋王朝无意也无力完成这一使命,此理想化为灰烬,但生逢乱世,陶渊明不肯老死穷庐,他时仕时隐,甚至年近40还不曾泯灭出仕之心。

  4.一个“误”字,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这种感受是参透世情的大彻大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

  (二)、赏“归田”乐趣,品味陶渊明本色诗风

  5.回归田园也便是回复本性,久处尘网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渴盼归乡?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如何?

  学法指导:

  (1)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

  (2)联系初中曾经所学诗歌,用陶渊明其它诗歌作佐证。

  展示要求:

  (1)诗句准确,

  (2)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明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望云惭高鸟,客鸟思故林。---陶渊明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6.有人说归园田居是“一首古老的田园之歌”,那么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究竟美在哪里?从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中你读出了什么?

  鉴赏角度:

  句意解析   意想品味  意境探求 情感理解  画面欣赏

  学法指导:

  (1)各学习小组自选一个鉴赏角度进行学习活动。

  (2)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赏析。

  展示要求:

  (1)思路清晰,角度多样。

  (2)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角度一  句意解析

  (学法指导:可以从重点字词突破,再翻译全诗。展示要求:1.A+B层同学展示;2.思路清晰;3.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角度二  意想品味

  (学法指导:可以从分析意象入手,各抒己见。展示要求1.A+B层同学展示;2.思路清晰,语言表达简洁流畅;3.最好有自己独到见解。)

  角度三  意境探求

  (学法指导:1.通过你感触最深的诗句来分析品味;2.可以从表现手法、修辞角度、抒情方法等方面入手;3.用语要精练。展示要求:1.字正腔圆,声音洪亮;2.语言表达规范流畅。)

  角度四 情感理解

  (学法指导: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展示要求:1.思路清晰,逐层表述;2.最好有自己的体会。)

  角度五 画面欣赏

  (学法指导: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欣赏。展示要求:1.A层同学展示;2.语言唯美,有艺术性;3.展示形式不拘一格。)

  明确:朴素自然、清新喜人

  恬静幽美、平和安详

  生机盎然、和谐成趣

  二、任务及学法指导:知识总结——生成评价(7小题)

  7.思考:诗歌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陶渊明怎样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学法指导: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陶渊明的个人经历、品质等方面来分析,可以用由事及人、由人悟情的思路分析,学会用由表及里的方法分析;)

  资料: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著名诗人、学者叶嘉莹女士说得好:“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汉魏六朝诗讲录》。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摒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精美诗文,而且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完美人格!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检测验收

  1.人们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古老淳朴幽静祥和的田园之歌;一首蕴含人生取舍深义的智慧之歌;一首冲决尘网张扬个性的力量之歌;一首融入自然享受自由的心灵之歌;一首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生命之歌。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写成一篇400字的赏析。

  2、熟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附:

  考虑班级实际情况,可进行课外或课内指导预习。

  1.根据各班实际设计导语。

  2.教师相机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诵读。课堂要始终贯穿诵读这条主线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读诗,品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诗人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

  反复吟咏诵读,把握作品内容和诗人情感;(教学重点)

  品味揣摩诗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理解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品格。(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法

  教 学 流 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案

  一、时代背景

  时世艰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很多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四个称呼:“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私谥,品行高洁的人)”、“五柳先生(字号)”。

  1.贵族出身——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2.身世坎坷——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8岁丧父,12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名士,他“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3.三隐三仕——青年时期,受家族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他曾有“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雄心壮志。陶渊明 29岁,开始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 41 岁归隐。

  曾三次辞职。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这13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这十三年,是理想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的13年。 这13年,也是他的自由和个性被束缚,人格被压抑的13年。

  4.决裂官场——41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归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5.笔耕田园——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又被称为“隐逸诗人”和“田园诗人”。主要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

  三、朗读诗歌,疏通诗意

  1.集体朗读,正音纠错。

  2.小组合作,共同翻译。

  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

  一、 导入设计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躬耕垄亩,踏踏实实在做一个农民;他啸傲纸上,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传统的山水风景因了他的创作而带上了汗水的味道和泥土的气息,他的归隐为中国的文人提供了入仕外的另一条生存之道。他被后人称作“田园诗人之宗”“隐逸诗人之祖”他就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朗读是感受诗歌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二、初读诗歌 抓住诗眼

  1.题目《归园田居》很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重要的信息。这里面有一个字是这首诗的诗眼,哪个字?

  明确:归

  2. 围绕这个“归”字,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归因、归处和归心,是这首诗写的三个主要内容。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和解读这首诗。诗人花更多的篇幅来重点介绍“归处”。

  三、走进诗歌 品味鉴赏

  1.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归处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朗读并思考: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构建这幅优美宁静的田园图景?

  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等。这些都是农村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象,诗人在意象的选择上并没有追求新奇。

  语言:整首诗(包括这八句)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语言非常朴素。

  风格:冲淡质朴,平和淡薄。

  3.走进诗歌,发现诗歌中的万千气象。苏轼说:“陶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仔细品读这写田园图景的八句,思考哪是奇句?奇在哪里?(学生分组谈论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调整教学的顺序,相机点拨完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次使用了数词,都是约数,而不是确数,计数不确,是乡村人生活的一种习惯。仕宦子弟,饱读诗书的陶渊明也在用乡村人的习惯说话、写诗,这说明他已经融入了这份生活。“田园就是我的家,我就是田园中人。”可以看出他对田园生活有强烈的归属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两句是如何表现色彩的?这幅田园图景中的颜色有重榆和柳青翠的绿色,桃花鲜艳的红色,李花柔和的白色等—众多色彩扑入眼帘,带着盎然的生命的气息。

  炼字。荫和罗。陶渊明炼字的功夫了得,荫和罗非常有表现力。这两个字各自表现了:

  荫: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毒烈的太阳。风吹过来,绿叶婆娑,带给主人一室的清凉。

  罗:花开得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这两句诗准确地写出了陶渊明房前屋后的环境。

  这环境是清新的,也是色彩缤纷的。生活于此,主人的内心可以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写景角度的变化。有一个字提示了写景角度的变化—“远”,说明从此处转入对远景的描绘,也说明之前四句是近景。近与远:写景角度的变化之美。

  景与人。远处的村庄昏暗、模糊,村落上方有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这是景,那人呢?傍晚,在田地里耕种的诗人放下锄头,直起腰,抹去额角的汗珠,抬起头,不经意地看到了远处的景象——那昏暗的村庄,轻柔的炊烟,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诗人的视线、诗人的心就此融会在这幅画里,再也没有离开。

  叠词。“暧暧”“依依”,叠词的使用,音韵和谐,节奏舒缓。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为画面增加了声音,但整个画面依然宁静——以动衬静——动与静:写景角度的变化之美。

  狗吠鸡鸣,鸡犬之声相闻。这句诗在《桃花源记》中出现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中“鸡犬相闻”的环境,田园中有;桃花源中“怡然自乐”的心情,陶渊明也有。透过这简单的一笔,诗人传达了丰富的言外之意。

  田园生活中最平常的景象,在陶渊明的眼里是那么的美,带给他内心无限的喜悦。

  诗人感情的释放得很平和,但是感情元素却很丰富——生活在田园中,他有归属感,闲适而又自在;对所居住的环境很喜爱,内心满足,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就是桃花源。所有的景语都在诉说田园之美,所有的情语都在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是内容的角度。语言形式方面——这首诗语言非常朴素,但是艺术的表现却很突出。叠词,炼字,写景角度的变化(近与远、动与静、声与色、淡与浓)……,不是未经锤炼的,是不露痕迹,说明他艺术的造诣很高,已经化作了无形。元好问说陶渊明的诗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苏轼说陶渊明的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表看起来很枯干、很平凡,实际上却是很绚烂、很丰美。

  四、品味情感 体会思想

  1.归因:从古至今,官场可以说是一片热土,太多人心向往之,那陶渊明为何而归呢?(从诗中语句并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经历来回答)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尘网”“樊笼”。网和笼子,被困在里面会让人觉得压抑,束缚。尘网的“尘”字写出了官场的肮脏,污秽,乌烟瘴气。既然本性热爱自然,官场又很黑暗,他当初做官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他有这样的愿望,但是身处的时代——东晋,北方完全陷落于五胡乱华;而统治阶级内部有野心的门阀还在彼此攻伐。陶渊明怀着济世救国的美好心愿,满腔热忱投身官场,面对的却是巨大的黑暗和时代的混乱。在历史的黑暗中,在世俗欲望的洪流中,陶渊明选择了归隐。

  2. 归心:因有此因,方有此心,归去后陶渊明的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由外而内描写自己的居所。在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中,自己的住室也是洁净的,无一丝尘埃。这里一方面写自己的居所,另一方面也是在写自己的心境。离开了喧嚣的朝市,摆脱了俗事的应酬,心境是恬淡的,自由的,洒脱的。诗人的灵魂有一种找到精神家园的安宁感。正因为如此,诗人才由衷地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诗人终于跳出了官场的樊笼,更是儒家出仕思想观念的樊笼,开始田园生活,守住自己的本性。

  小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归去后的生活贫苦,田间辛苦地劳作,仍能乐在其中。田园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是陶渊明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他放弃金钱、地位、名利和舒适的生活。而这放弃又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由,身心能畅快地呼吸。“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安于物质上的失去,享受精神上的获得,从古至今能有几人呢?所以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归宿。他痛苦中的选择,他饥饿的自由已经成为一面旗帜,穿越历史,在文化的高地上,在你和我心灵的视线里,招展和飘扬。让我们带着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五、作业安排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

  结合学过的《归园田居》其三和《五柳先生传》及本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陶渊明?请以“写给陶渊明”为题自由创作。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3)

  【摘要】《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也是各种教材必选的诗歌名篇。中学语文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研讨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将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情与文本体式两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淡化诗歌的表现手法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归园田居 学情 文本体式 两个世界 美学观照

  一、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理解与鉴赏本诗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但是理解流于表面,即只能够回答诗歌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即使是思想感情,很多学生流于概念化的理解,即厌恶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等已有的阅读经验以及教材上的阅读提示。

  3、很多学生提出疑问:中间一段景物描写,读起来也并没有感到多美,为什么就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4、对诗歌题目的停顿,存在着疑问。

  5、部分同学提出,不知道学习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哪里,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的时代。

  6、个别同学在背诵方面存在困难。

  二、

  1.赏析陶渊明在本诗中构建的"两个世界",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2.分析平常景物"诗意化"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

  1课时

  四、

  (一)第一步:导入

  在一个"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的社会里,做官是读书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唯一途径。但是陶渊明却"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别官场,回归田园,那么,"田园世界"真的那么吸引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归园田居》——

  (二)第二步:解题

  首先来看题目,题目是"归园田居".我们都大致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但是都无法从语法角度进行清楚的解释。一般的读法是"归园/田居",似乎"归园"是一个意思,"田居"是另一层意思。其实不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园田居"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另有"下泽田舍"等),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他二十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方重归"园田居",大约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观点,题目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归/园田居",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文本中还有一处旁证就是诗句"守拙归园田",后面一句是"方宅十余亩",上句的"园田居"和下句的"方宅"构成了衔接。本首诗正是围绕"归"和"园田居"展开的。

  (三)第三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

  教师朗读,学生自读,最好能够熟读成诵,并且对照注释,对诗歌进行白话还原。时间大约为5分钟。

  初次把握诗歌大致内容之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尘俗世界",一个是"田园世界",再读诗歌,填写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诗中与之相关的词语

  特点

  尘俗世界

  田园世界

  第一列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尘网、樊笼/丘山、旧林、故渊、自然。不过可能有的学生会忽视诗歌最后一句话"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于是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观照,不可囿于一隅。至于第二列的问题,即两个世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这就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了。为了突出"田园世界"的特点,有必要先把握"尘俗世界"的特点。

  学生答案预设一:肮脏。理由:作者说"误落尘网中","尘网"中的"尘"不就是灰尘吗?灰尘当然是脏的,这也表明作者在暗示官场的肮脏。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很好。但是,带"尘"字就意味着肮脏吗?我们说"滚滚红尘""尘世",难道就是肮脏的世界吗?

  学生答案预设二:黑暗。理由:"尘网"其实只是比喻的说法,并非真的有尘土,在此指代的是官场,陶渊明因为不堪接受上司的"侮辱",愤而辞官,这也看出官场的黑暗。

  教师评点:这位同学能够透过"尘网"的表层意思,去把握其指代的意义,并且能够联系陶渊明的生平进行理解,很好。但是"黑暗"一词的感情色彩是不是太浓了?

  学生答案预设三:拘束。不论是"网",还是"樊笼",都有约束人的自由的意思。人在官场,一切都要按照官场规则办事,上级派邮督来督察。为人骄横的邮督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为此,陶渊明才辞官回家。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分析"网"和"樊笼"的意象,引申出"不自由"的含义,并且能够结合陶渊明的辞官经历进行理解,分析得很透彻。

  学生答案预设四:繁忙。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出这一点,但是作者说"虚室有余闲",既然在田园里有悠闲的感觉,那么与之对应的官场肯定就是公务繁忙,作者忙于公事,得不到片刻清闲,因此向往回归田园。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很机智,很准确!

  在把握了"尘俗世界"的特点之后,那么"田园世界"的特点也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答案预设一:自由、悠闲。在官场如同"尘网",如同"樊笼",没有人身自由,那么身在田园,便可享受自由而悠闲的生活了。

  教师点评:依然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不错。

  学生答案预设二:美感。"尘俗世界"充满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功利性,例如入世、立功、做官、经世致用等,那么"田园世界"的特征就应该是无功利、诗意、出世、隐居、审美等。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深入表层世界的价值观层面,去把握"田园世界"的精神价值,可见,他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一层了。

  (四)第四步:进一步赏析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特别是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这十句诗,要反复朗读。读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陶渊明的"田园世界"真的很美吗?或者说,你认为这段描写的景物美不美?请阐述你的理由。

  学生答案预设一:作者选取的意象本身并不具有美感,例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特别是鸡和狗,都是农村最平常最常见的景物,怎么会美呢?

  学生答案预设二:鸡和狗固然都是农村常见的动物,但是榆柳和桃李,还有炊烟,其实本身还是具有美的特征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想象获得,例如榆柳和桃李的颜色、烟的形态特征,还可以联系其他诗歌中类似的意象。

  学生答案预设三:就算这些事物不美,但是在一个独特的场合,即对刚刚脱离了官场的苦海的诗人来说,他离开三十年后,又回到了昔日长大的地方,那种亲切感、幸福感是溢于言表的,因此在诗人独特的审美、诗意的目光的观照下,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自然即美。

  教师点评: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回答问题不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具体分析炊烟、桃李的美,这种思路值得赞赏;有的同学能够将写作语境、作者的心境与诗歌本身结合起来解读,收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那除此以外,有没有别的视角,例如诗歌的文体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文体特征"的角度去赏析诗歌,这就是一种依据文本体式的阅读策略。也就是说,我们要回答的不仅仅是"景物本身美不美",或者说是"作者的心境使得景物描写很美",而且我们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站在文本的"言说形式"的角度去思考:是什么文体特点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显得很美?或者说,景物本身美不美,这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作者对景物描绘得美不美?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一时还找不到思路。不过教师提示了诗歌的"文体特征",学生的答案也会朝着这个方向思考。

  学生答案预设一:这十句诗都讲究押韵,例如田、间、檐、前、烟、颠、闲,虽然不如后代的律诗那么有法度,但读起来确实朗朗上口,从而使日常事务带上诗歌的独特的韵味特征,这一点可以反复朗诵。

  学生答案预设二:诗歌讲究对偶。对偶,则是一种语言构造技巧,"无"与"有"的对照,"形"与"声"的对照等,"远"与"近"的对照、"聚"与"散"的对照等等,这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一种描写技巧,而是一种诗歌的独特的文体特征。

  学生答案预设三:作者很讲究炼字,叠词"暧暧"和"依依"、动词"荫"和"罗"的使用等等。"暧暧",写出了远方村落的稀疏朦胧的特点,"依依"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状态。"荫"和"罗",似乎并非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带有了人的特征,"荫",好像是人物的活动,"罗",似乎是人物在罗列某种东西。

  学生答案预设四:作者在诗歌句法方面也很有考究。试比较"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狗在巷中叫,鸡在树上鸣",显然,后者带有强烈的口语化的特征,前者则是很讲究句法的使用,即状语后置。

  教师点评:上述同学抓住了诗歌的押韵、对仗、炼字、句法等角度,对这几句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文体方面的观照,这其实就是鉴赏的要义所在。所谓鉴赏,不仅能够说出诗歌之美,而且还要讲出道理来,讲讲诗歌因何而美。

  (五)第五步:进一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的意义

  按照现代人的看法,做官意味着富贵,意味着特权,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与更多的社会资源,谁都向往做官,谁都向往考公务员,其实对于陶渊明而言,做官也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保障,既然如此,怎么理解"归园田居"的独特意义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首先是"隐居"的文化母题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后世诗人,无不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反复徘徊,既"身在江海之上",又"心居乎魏阙之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名篇。

  其次是如何正确对待"立功"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个点上,切不可对"功业价值"进行过度批判,而应该辩证看待二者的得失,在立功、自由、人生价值、精神享受等价值观念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部分,不必过度展开,价值观引导即可。

  (六)第六步:结束语

  《归园田居》我们就学完了,掩卷沉思,确乎回味无穷。其实,对于诗歌,理解和鉴赏是两大能力,前者着重于内容,后者着重于文体。希望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多在内容理解方面下功夫,多在诗歌的文体特征方面花心思。谢谢大家!

  五、

  一、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时候,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设计教学,有时候就会出现"学生会的老师拼命讲,学生不会的老师也不讲"的情况。了解学情,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我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的困惑进行分类整理,据此设计教学流程。例如学生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陶渊明的"田园世界"以及分析中间十个景物描写的句子,据此,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流程。

  二、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这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备课策略。"终点",就是教学目标,这一点要根据文本的体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为"理解诗歌"与"鉴赏诗歌",前者是把握诗歌的内容,后者是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起点",就是学情。根据体式与学情,我搭了两个主要"支架":一是用填表格的方式,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二是用文体角度,赏析中间十个景物描写的句子,进一步赏析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除此以外,还有一首一尾两个"辅助支架":一是对题目的解读与理解,二是对"田园世界"的意义的理解。

  三、"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双导教学模式".这节课,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多达10分钟,加上回答问题的时间,至少占了一节课的30分钟,教师仅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有探讨的热情,而且对文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训练。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jiaoanxiazai/51651.html

    上一篇:总工岗位职责

    下一篇:行走在设计路上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