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0篇

| 小学英语作文 |

【www.longjiam.com--小学英语作文】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

  一、现实好处

  校本课程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校园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为充分展示我校用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生朝气蓬勃的气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挖掘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结合学生实际于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利用周三七、八节课,向全校学生开设校本课程,特制订活动计划。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四、遵循原则

  1、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潜力、素质。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习惯。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4、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用心参与竞争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资料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搞笑、乐学、有益。

  5、安全稳定原则

  各项目的老师务必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五、课程设置

  (略)

  六、管理办法

  为了增强辅导效果,切实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强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加强校园体艺2+1项目的实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此,校园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六定”的管理办法。

  定学生:各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可自己选取参加一项活动,组织报名,确定人员,落实人数。

  定资料:各组要按照校园的统一安排,结合本组实际,依据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在规定范围内确定活动小组的名称及资料。

  定地点:协调好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场所,要尽力排除外界干扰,持续清静的学习与辅导环境。

  定时间:全校各个活动小组建立以后,每两周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辅导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

  定辅导教师: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务必辅导好一个小组的课外活动,保证辅导质量。

  定目标: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组辅导目标,学期结束,辅导教师要汇报辅导成果,向家长汇报,在学期终按此目标进行评估。

  七、验收评估

  教务处,德育处在校本课程活动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二):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给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校园,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提高校园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潜力,个性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3、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资料:

  目前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诗词赏析读本《书香小筠》综合实践活动教程《我动手我快乐》心理健康教程《聆听花开的声音》《淡墨痕》。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校园实际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设立了以下各学段校本课程资料安排:一至二年级是《书香小筠》三至四年级是《我动手我快乐》五年级是《聆听花开的声音》

  今后我们将在这基础上陆续开发《礼貌礼仪》、《爱我梨乡》、《数学与生活》等系列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用心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用心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和目的,明确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校园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文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际状况,可有计划地灵活使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资料,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作为校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总结,有课题。

  6、用心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氛围,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校园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7、校园的各部门、各条线用心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给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校园应给予有力的支持。

  五、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任课教师边工作边培养有经验的老师、骨干带新教师;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校本课程案例、论文。

  4、明确课堂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要做到“三不,两认真”: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搜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5、校本课程小组及教导处将采取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定期把检查结果予以反馈。

  6、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记录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评价方面作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召开校本课程评估会议,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三):

  校本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保障我校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校园教学管理,开展扎实细致的教学管理、用心务实的教学改革,切实促进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建立“校长室-教导室-总务室”三个职能科室联动机制,使课程设置、教师任课、课程表编制、教材征订、课程管理等工作流程清晰、监管到位,确保按规定开全课程,按要求订足教材;

  2.健全校本教学评价机制,用心探索以校为本的校园教学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障校园新课程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

  3.帮忙教师以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抓手,进行有效反思,切实提高我校新课程实验水平。

  4.科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本学期将着重在制定教学进度方面进行用心反思与有益探索。

  三.具体工作:

  (一)建立“校长室—教导室—总务室”联动机制,服务课程管理。

  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室三个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协调联动,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师任课安排、教材征订、教材发放等方面为校园课程管理带给服务并定期透过校务公开栏、教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进行公示。

  (1)校长室负责根据办学条件与各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确保校园开全开足课程,并根据教师能级结构作好任课安排部署。

  (2)教导室负责按照课程设置的要求,兼顾校园实际状况,设置课程。学科、课程与课时设置,根据国家、省、市、区各级要求,校园开设国家、地方课程、校园课程基础,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变化。

  (3)总务室根据教导室带给的教材定单与校园教师、学生数目,根据教研室与新华书店的整体部署完成教材征订、发放任务,并及时反馈信息,作好计划、状况公示、总结通报工作。

  (二)健全教学管理与引导机构,强化服务意识与引领水平。

  1.成立校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筹划、部署、督导校本教学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计划,制定校园校本教学计划,帮忙各教研组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

  2.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学工作机制,努力改变传统的以检查为目标的“上对下”的单向运行模式,使其向以服务为目的,以引领为手段,以检查为辅助的“上下互动”的双向运行模式。

  (三)从实际出发选准着眼点,关注教师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1.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进度”的反思与重构。改变以往单一机械的时间表式的“教学进度”设计,重构后的“教学进度”应当较清晰的反映出某一单元的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资料分布、教学资源分配、实践活动安排。

  2.按照课程目标,确立课改理念和实施策略。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的综合发展,均衡发展。构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访谈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四)发挥校园课程监管机制作用,切实保障校园顺利实施新课程。

  1、校园成立新课程评价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学期初共同制定评价机制,学期中按照每月评价目标进行工作,学期末对全体教师新课程的落实状况进行评价。

  2、帮忙各学科根据各教研组校本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全力为新课程服好务。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四):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好处: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校园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校园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校园、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校园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校园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校园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务必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资料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校园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校园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校园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群众配合的事业,校园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校园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校园教育的“共同体”,成为校园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构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取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带给多样化、可供选取的资料,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校园、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用心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透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潜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资料、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校园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状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取,监督学生上课的状况由冯校长负责。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状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资料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简单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五):

  一、课程名称:童话之约

  二、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丰富、充实、深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而童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方珍宝,它最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喜欢神奇秀丽、幻想丰富的童话世界,未来需要有完美心灵和创造才能的人才。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能够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都能够透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发展童话这一美学命题,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为此,我们将着力培养学生爱读童话,会读童话,会讲童话,会编童话,会评童话,能在童话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阅读与生活的感悟潜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选取了《童话之约》这一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学生透过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获得思想与精神的陶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透过本校本课程,探索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基本方法,构建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课内外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童话阅读体系。

  3.积累超多的童话故事。

  四、课程主题资料:

  1.简介童话起源和发展历史

  童话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时代,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还根据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演绎出了许多带有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童话为主,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受到欢迎。能够这样讲,这些民间童话便是现代童话的起源。

  2.西方童话

  上学期主要带领学生系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本学期以格林童话为主,带领学生继续阅读童话,了解外国童话世界。

  五、课程实施策略

  1.课程要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切忌过多讲解。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带给相关的阅读资料和材料,给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负担,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切忌批评指责。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取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资料和教学过程。

  5.阅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目的阅读。

  六、课程评价

  童话阅读务必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因此主要透过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或师生)相互观察评价;过程激励评价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童话之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七、教学安排

  周次

  教学资料

  备注

  1

  温习安徒生童话,了解格林童话

  2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异同

  3

  阅读童话《小红帽》

  4

  表演《小红帽》

  5

  阅读童话《灰姑娘》

  6

  讲童话《灰姑娘》

  7

  阅读童话《白公主》

  8

  画童话《白公主》

  9

  阅读童话《青蛙王子》

  10

  讲童话,编童话

  11

  阅读童话《睡美人》

  12

  讲童话,编童话

  13

  阅读童话《糖果屋》

  14

  讲童话,画童话

  15

  阅读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

  16

  阅读童话《野狼和七只小羊》

  17

  阅读童话《勇敢的小裁缝》

  18

  阅读童话《穿靴子的猫》

  19

  成果汇总、交流、展示,表彰优秀学生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六):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劳动者和向上级校园输送学生的办学宗旨,振兴家乡经济,繁荣社会,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据农村校园的特点,依靠本校教师和当地资源共同开发的原则,采用自编、选编和整合的方式开发校本教材。

  二、目标

  1、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了解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

  2、培养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构成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用心的人生态度应对生活。

  三、课程实施

  1、课程分类:理论课和实践参观课。

  2、学期资料:七年级家政服务、八年级温室大棚建造及蔬菜栽培技术、九年级调味品酿造技术。

  3、课程实施办法:每周开设一节,按照课程表授课。

  四、师生状况分析

  农村学生热情高,好奇心强,缺少创新。副校级领导任课,生活经验丰富,职责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

  五、校本课程评价

  1、评价资料:校本课教学计划、教案。

  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创新潜力的培养;注重情感熏陶,强化立德树人;目标明确具体得当,贴合学生实际;按照四学模式备课,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效果好;启迪思维。

  3、对学生的评价:课上认真听课、用心思考、勇跃回答问题;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交流。

  4、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七):

  校本课程是以校园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校园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园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能够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校园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透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好处,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取,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资料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能够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资料上的开放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能够促进资料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资料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贴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资料,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取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校园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科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程选取: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取为主,选修课以校园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校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组长:仇洪财校长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副组长:杜崇辉、孙宝武、孙正保。

  审议教师的开发设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必须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潜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等有关材料。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校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校园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校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八):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潜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善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校园,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习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校园透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资料:《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取组织课程资料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潜力和教育科研潜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用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构成校园特色,从四方面展开校园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状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推荐。并透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善实施推荐。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构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状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取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构成校园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资料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取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校园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状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推荐。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九):

  教学目标

  一、“德育促教学”,透过诵读学习《三字经》的有关资料,实现一种德育功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懂得做人的道理,强化职责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给精神动力。

  二、开展诵读《三字经》的活动,就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清洁社会人心、熏陶学生品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构成健康的人格,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道德基础。

  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想

  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主要方法。透过多种形式收集材料的方法,选取、整合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学会学习潜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培养学生实践潜力和创新意识为主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从学习《三字经》切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三字经》既有道德典范人物榜样的力量,又能吸取许多人文历史知识精华,体会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又感受到时代精神。《三字经》朗朗上口,引人入胜,其中的道理浅显,这是十分有效的入脑入心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培养语感、识字习惯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9.10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9.17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9.24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0.8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0.15

  《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0.22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10.29

  《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1.5

  《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11.12

  《三字经》:校本课程综合作业

  11.19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1.26

  《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12.3

  《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2.10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欲

  12.17

  《三字经》: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2008.12.24

  《三字经》:校本课程综合作业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十):

  一、课程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信心,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多种交往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境界,培养明理诚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潜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生学会倾听,能大胆、主动与人交往,乐观、开朗、自信;

  6、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课程资料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潜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礼貌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资料分为以下几个教学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

  5、安全教育

  三、课程实施及推荐: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齐,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四、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能手。

  3、努力构成发展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课程评价:

  1、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从每个学生的说话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对学生的语病也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的潜力

  3、具体实施:

  1)学习兴趣浓厚,想说,爱说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资料;

  4)有表达的自信心。用心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和他人合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yingyuzuowen/5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