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遇见美作文

| 苏轼诗词鉴赏 |

【www.longjiam.com--苏轼诗词鉴赏】

  黄庭坚模仿苏轼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始终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无自己的创新,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韵。而后黄庭坚由看船工摇橹而大受撼动,创造出独属自己的“高提笔”,大获成功。这就是生活实践的重要性所在了。

  因为模仿的全部追求就是达到与被模仿者一模一样的境界。可是被模仿者演绎的是自己的风格,其风格源于其生活经验,并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没有接触到被模仿者的生活,获得同样的感动,单纯模仿其最终成果,注定失败。

  真正美好的东西需要从社会实践生活中得来。走进生活中去,我们才能接受到美的最原始状态,这样的美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感染我们,而在我们读书或是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们接受到的是作者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经过文字或图像的组织、构造后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感受,这类或静止或平面的表达方式,缺少了真正走入生活时所能感受到的动感和立体感,给人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在无形中就大大减弱了。就如同黄庭坚通过感受船工撑篙橹桨的力与美有了深深的震撼,这才有了灵感,突破苏轼原有的格局。我们只有在感受到了来自生活中直接的冲击与震撼后,才有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写文章亦是同样的道理。司马迁在年轻之时四处游历,考察古代圣贤的历史遗迹,近距离接触让他获得了一次次内心的震动。他走过韩信为母亲营建的墓地,敬佩韩信不凡志愿;他走过垓下古战场,为项羽的英雄末路而扼腕叹息。这些赞叹、悲叹使太史公笔下有奇气。而司马迁自身遭受的冤屈,那些苦闷、煎熬,更成为《史记》的精神来源。《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就因为它不是前代书本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入了自己生活的悲喜感悟。而我们的写作,只是对着稿纸生编硬凑,甚至于囫囵背下优秀作文选中的事例或描写。我们并没有真正被那些事例中的人物吸引和感染,写出的文字自然难以精准丰满。我们的文章里充斥着前人感叹过的风花月。但我们可曾体会过风花月究竟是值得欣羡还是值得哀伤?

  我们下次提起笔时应该想一想:我们是在记录此时此刻的生活随想,还是复制出又一篇矫揉造作?走进生活吧,从生活中寻得你最初始最本真的美。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shicijianshang/3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