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longjiam.com--读后感】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一

  《读书与治学》有感

  思君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能称得上独立,我倒觉得,一个人能够清醒冷静地思考,坚定审慎地做事,内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当得起这句话。

  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却单纯为膏粱谋,我想,终极的目的,应当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与人闲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说我男神女神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像胡歌这样,是为了看脸的。虽然胡歌已算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文艺人,历经劫难之后,光华初绽,然而选剧、为人还是差了点。第二种是像胡适先生、梁思成先生这样的人,是想努力成为的。但天赋这种,可遇不可求,只可暂且不论,然而可以学习的是,那样一种人生的态度。priest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风雨如晦天地间有一书生。

  有人曾说民国学术风气浓厚,写文章说民国的文人,与其说他们这些文人,毋宁说书生,曾有人与我讲书法,说书法气度,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山林气、江湖气。最高级的是庙堂气,怎样的气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书卷气与庙堂气的区别在哪里,后来大约想到区别应是文人与书生的区别。比如,徐志摩可称得上文人,但闻一多就是书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鲁迅便是书生。所以大约可以想见为何当初林徽因不曾选择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或许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读鲁迅先生的书,读到"看客"一词,心中发笑,有时觉得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极好玩,时光过去,科技比之当时进步不知凡几,可是如今看客无非换了种方式,换了地点,其中精神性格心态竟无甚改变。

  如今信息之发达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资格评判,每日看种种之乱想,也是有趣之极。众人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在自由表达,但事实上不过是推手背后的自导自演。有时坐下来不敢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胡适先生在书中讲遇到这种情况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来,如今,大约可换成"No judging",不去评判别人,多审视自己,大约能独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济天下了。

  虽是做起来极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父亲曾说,我快要读书读傻了。读了那么多,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我去过洛阳,去过西安,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这些人或是生前显赫一时,或是死后黄肠题凑,最终也不过是卧龙跃马终黄土。那如果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都没有什么用,我就想啊,我就这样庸碌着做一辈子书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有一辈子书卷气而不被世俗打磨掉,这是会让我自己骄傲的事。

  一如胡适先生,他不愿在大陆,是觉得大陆不够自由开放,去了台湾,觉得蒋公也在违背自由精神,于是又奋起反蒋。如今两边都不讨好,两边皆是遭嫌弃,可这又有什么呢。他一生忠于自己,忠于事实,志于道,亦终于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了。

  书名:读书与治学

  作者:胡适

  出版社: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二

  闲暇之时,临睡之际,我翻阅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圣贤论治学》一书。其中有一篇清代学者石成金着的《读书心法》,读了之后,令我感触颇多。

  石成金在《读书心法》开首即云:“读书首要立志,立志若专,反难为易。”“然志虽贵乎专一,又要贵乎有恒。若不有恒,多至半途而废。”一读到此,我就想起我们这学期进行的读书活动。在轰轰烈烈的读书动员活动后,我在班级里布置了读书活动。学生和家长一开始也很配合,按要求买了各类书籍,并坚持每天看书三十分钟。我也能时常提醒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并时不时地加以检查。随着期末的临近,我渐渐地疏忽了指导和检查,部分学生也就放弃了每天三十分钟的读书时间。到期末考试结束后,调查发现,49位学生中,能坚持每天看书、看完老师布置的书、又能看另外的书的学生剩下35位,其余学生时断时续地看书,基本上没有看完老师布置的书,更别说看另外的书了。所以,我想,下学期我还是应该重点抓持之以恒地看书的习惯。

  石成金在《读书心法》中又说:“读书不精熟此篇,不复又读他篇,胸中始能酝酿精纯。若东读西读,这篇不熟,那篇不精,岂不枉费功夫?”“要宁少而精,勿多而粗。”读到此,我又想,我在平时指导学生读书时,是否只关注了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读书的质量?因为这学期我们布置学生看的书基本上篇幅较长,有的还不是注音版本的,所以,我的指导集中在书的内容理解上,只求一本本地读过去,而缺少了对书中的一些精髓的吸收消化的引导。“每见贪多之人,专务广博,读书之时,自恃才思敏捷,连篇连卷,从目中口中流水般穿过,其实何曾用心?”所以,今后,指导学生读书,我们要抛除功利性的念头,引导学生去除杂念,才能熟得透彻,记得久远。

  石成金在《读书心法》中还说:“读书要能运用。运用者,善能解悟也。闻此知彼,触类旁通。一篇可至十篇,十篇可至百千篇,不可胜用矣!”是呀!如果我们的学生虽然读过许多书,却呆呆守定字句,不但不知运用,而且不知何处用着,反不如少读而能运用者之为上乘也。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应该成为我们读书指导的重要目的。

  在《读书心法》中,石成金还提出了许多见解,我觉得对我们的读书指导都非常有帮助,如“读书须要振起精神,明目细心”,“读书最忌说闲话、管闲事”,“读书不怕少,不怕缓,只怕一曝十寒”,“读书读多时,觉有疲倦,也要抛卷缓步,闲散潇洒些,颐养我的精神,心目方有机括”等等,这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该不忘时时提醒自己,并一一传给学生,使我们的读书更有效,更科学。

http://m.ruiwen.com/duhougan/1725003.html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三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读后感

王槐安

谈读书论学向,是读书人永远感兴趣的话题。怎样读书做学向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定之规与模式,但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大师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本学期我读了《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这本书,感受很多也深受启发。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这本书,是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论自己读书,治学体会的文章率汇集,其中还介绍了诸如陈寅恪、胡适等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季羡林先生学术大师,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摸索、积累与总结出的一些做学向的经验与做法,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汲取与借鉴的。

在一般人眼中,像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学者,做学向会有一套独特的办法,一定很神圣、很神秘。其实,季先生读书治学的做法也很平常,使用的是笨办法,是从基础做起的。通常情况下,他是用比较大张的纸把材料写上。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的东西,比如通知、请柬、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他顺便介绍向达先生在做学向的亦是采用这种办法,即“把材料写在香烟盒上”陈寅恪先生采用的办法则是,把材料用眉批的形式写下来:“今天写上一点,明天写上一点,积之既久,资料多到能写成一篇了,就从眉批移到纸上,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他们的这些做法虽各有不同,但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动脑又动手,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积累资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问题,再科学运用材料写出的文章(出手的成果)才有见地、有说服力更有价值。这使我联想到,在电脑早已普及的今天,还用得着这种手工作业吗?回答是否定的。电脑里储存的资料固然应有尽有,但那里的资料太多太杂,往往使人眼花缭乱,天所适从,难以辨别真伪,或浅尝辄止。正如季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脑海里没有这方面的向远,所有的资料对你都是无用的。反过来说,只要脑海里有某一向远,一切资料才有可能对你有用。这就告诉我们,无论通过什么渠远,采用何种手段搜集资料做学向,都是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什么时代、工具如何前进、要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沉下心来,老老实实思考些问题,认认真真搜集自己的资料,踏踏实实做点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可达。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只有孜孜以求,永不满足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四

你的位置: > >

  《修身与治学》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修身与治学》,感概良多。

  一本好熟,是留给后人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修身与治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里面包含了作家的思想精髓。

  在季先生的书中,融合中西,学贯古今。感觉到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勤奋刻苦。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青年人的重担,在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个人的追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感动于一句话:今天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所感,要经的起历史的考验。

  确实。从时间的高度俯瞰走过来的路,很多当时觉得及其重要的事情,都变得不值一提。那现在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一时的落魄而耿耿于怀?

  文化如大海。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无边无际。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在茫茫的海上漂着,没有方向,没有同伴,没有希望。这倒不要紧。只要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做着想要做的事,去更多的的地方,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充实而又乐观,就是读书最大的功德。

  看了季先生的书,看见了希望。文化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大浪淘沙,好的东西,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不好的东西,自会销声匿迹。所有身体的艰辛与困苦,心灵的困惑和挣扎,是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必须付出的代价。

©《《修身与治学》读后感

读书与治学的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fanwendaquan/6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