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家访记录范文

| 散文欣赏 |

【www.longjiam.com--散文欣赏】

大班散文欣赏《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

信》研讨活动纪实

发布:张秀兰 时间:2010-10-21 10:34:33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1197 讨

论:

0 教研案例:

大班散文欣赏《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研讨活动纪实

中卫市幼儿园大班教研组 吴秀芬

(获得全区幼儿园优秀教研案例网上评选活动二等奖)

文学作品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支撑点,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散文欣赏,其中散文欣赏教学的难度较大,在散文欣赏活动中能否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充分自主参与散文欣赏,让幼儿深入理解体验散文的内涵,切身感受散文中所展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将散文的内容整合纳入到幼儿自己的经验范畴,使得幼儿的直接经验与散文的间接经验实现双向迁移,从中提高幼儿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易事。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大班教研组大胆尝试,确定了以分析、探讨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的有效教学策略为主的“一课三研”的教研活动,旨在提高全组教师组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经过半个多月的观摩和研讨之后,教师们对于散文欣赏教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专业素质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本次活动实录如下:

第一次研讨

我们确定了研讨内容后,大家共同设计了教学方案,并由我们组工作不到两年的年青教师刘

佳莉执教。刘老师先在自己班进行了活动实践。活动一开始,以歌曲《小树叶》导入活动,自然、贴切、使孩子们很快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引导孩子感受、理解散文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看直观的图片和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散文的内容。但教师的问题过多、过细、使孩子们变得特别被动,而且也没有让孩子更多地体会到散文优美的意境。在迁移经验的环节,孩子们出现了口语表达不强、表达内容单一、重复的现象。

刘老师的反思:

在开始的导入环节,我和小朋友唱着歌曲《小树叶》走进活动室,把小朋友带入到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想念大树妈妈的情景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散文内容的环节中,引出图片时太突然,再加上图片制作的太小,图片内容不能很好地再现散文所描述的内容,缺少真实感。在理解每一张图片时,我提的问题太多,自己的语言太啰嗦,不够精练,孩子们兴趣不浓。在第三次欣赏配乐散文时,孩子们在听赏,我却感觉无事可做。作为较年轻教师,我感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我还是对散文欣赏的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理解的不全面。 组员的反思:

今天的实践活动检验了我们最初设计活动的实际效果,它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在最初设计活动时,我们还是把散文欣赏和故事、童话的教学模式相混淆。在整个活动中,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孩子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教师也没有用自己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改进意见:

1、将教学挂图改为多媒体课件,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形象直观的画面会产生图片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充分表现散文的意境,让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理解散文是散文欣赏的重点环节,应在这个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欣赏,同时提问不易过多过细,应突出中心问题组织幼儿讨论,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

3、在理解散文的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一些描述意境的优美词语。如:“翩翩起舞”、“您拼命从土壤里吸取养料把我们养大”等。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优美语句,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4、在后面迁移经验的环节,教师应给孩子多一点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给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当孩子语言表达不完整时,教师要适时帮孩子加以概括、提升,这样隐形地为其他孩子的表达提供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二次教研

在一研结束后,全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根据一研中观察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重新对活动的目标和环节做了调整,再次由刘老师进行实践。

二研是在大二班进行的。刘老师的导入环节没有变,在感受、理解散文内容的环节中,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如第一次采用教师配乐“读信”的形式,第二次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第三次则采用边欣赏边表演的形式,这样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也很好地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情绪调动幼儿参与活动,但是教师在回应孩子的问题方面,还是把握不好。最后环节的迁移经验,孩子们还是出现了和上次一样的现象。

刘老师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根据组内老师的意见,将图片改为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孩子们的学习变得主动了,我也注意运用自己的体态语去带动幼儿欣赏。第二环节,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欣赏,并针对主要问题进行提问,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很好。但是第一遍和第二遍欣赏散文后,孩子们只记住的单个的词或断句,我应该归纳出完整的语句,给孩子起一个示范作用。但我只是听听就过,我应帮助归纳孩子说的话,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散文,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迁移经验讲述的环节,我还是不知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孩子们生活经验太少,语言表达不丰富。

组员的反思:

二研的实践活动比一研后的实践活动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我们一研后的改进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但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刘老师在观察、回应孩子方面还做得不够。我们在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时,跨越性太大,从作品的理解直接迁移到孩子自己生活经验的讲述中,所

以出现了上述现象。

改进意见:

1、在各个环节的提问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回应孩子,适时的发问、追问,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2、最后迁移经验的环节改为拓展环节。也就是说紧紧围绕散文内容来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如:“你喜欢小树叶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树妈妈,你会怎样关心小树叶?”等问题来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次教研

三研继续由刘老师执教,带领大四班的孩子在多媒体大厅向全园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突出了主题,背景音乐也很美。孩子们在课件营造的优美意境中,很快理解了散文的内容,并很好地体验了大树妈妈和小树叶互相关爱的情感。刘老师注意用自己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互动。整个教学活动突出了“让孩子多种形式地感受与体验”这一主导性目标。

刘老师的反思:

经过两次的研讨和调整,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感觉我能和孩子们很好地互动,并有意识地用眼神、动作与幼儿交流,看到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我很高兴。这说明我们组教师共同设计的《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的活动方案基本达到最优化,但是做为我个人来说,在活动中的积极应变能力不强,这需要我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 组员的反思:

1、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看上去是简单的,但对幼儿的吸引力是强大的,把孩子带入了散文优美的意境之中,在活动中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2、在散文欣赏的理解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很关键。在每一次的欣赏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提一些突出中心的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这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散文欣赏是一种网络教学活动,教师组织一次散文欣赏不可能把活动的多个目标都要加以整合并反映出来。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仅仅体现了学习文学作品这一环节,其他环节如让孩子们体验作品,然后再迁移经验,最后过渡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下次的教学活动中继续完成。

4、在带领幼儿欣赏文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绪、肢体语言的运用对幼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全园教师的评议:

观摩完大班教研组的研讨活动实践,大家一致认为该活动选材好,准备充分,多媒体课件利用得好,把幼儿带入了散文优美的意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目标定位具体,活动环节安排合理、得当、层层递进,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要。 教研体会:

我们的教研活动经历了“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研讨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重建、在重建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的过程。

1教研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正是教师的个人智慧激活了教师的全体实践智慧,使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在课例设计和完善的进程中、在观念碰撞中不断提升,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提升的。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实践智慧才能不断丰富。 附一:

大班散文欣赏《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教学活动设计

执教者:刘佳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孩子户外在观察秋天的景色。

2、多媒体课件,配乐散文诗,轻音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以歌曲《小树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树叶真懂事,虽然离开了大树妈妈,可它们心里还记着妈妈呢!你们看,它们还 给大树妈妈写了一封信呢。信里会写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就知道了。”

二、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一)完整欣赏配乐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提问:

你听到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信里都说了什么?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欣赏第一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秋天,大树妈妈给小树叶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小树叶挽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干什么?

2、欣赏第二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心里感觉怎么样?

②小树叶跟着秋风阿姨都看到了什么?

3、欣赏第三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生病了,妈妈是怎么做的?

②小树叶是怎么长大的?

③每当大风大雨来临时,大树妈妈又是怎么做的?怎么做的?

④小树叶送给大树妈妈的礼物是什么?

(三)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并进行简单表演。

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拓展提问,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

你喜欢小树叶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树妈妈,你会怎样关心小树叶?如果你是小树叶,你会怎样关心大树妈妈?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外面还有许多的大树妈妈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把《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信》送给她们吧。

附二:

散文欣赏《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树妈妈:

您好!

我是您的孩子小树叶,接到我的信您一定很高兴吧!秋天,您给我们换上了红色和黄色的衣服,我们搀着您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一天,一阵秋风吹来,我们离开了您,心里感到非常难过。我们跟着秋风阿姨飘过城市和农村,一路上的风景真是太美了!那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金黄的稻田和丰收的果园,把我们的祖国妈妈打扮的非常漂亮。妈妈,要是您也来看看,那该多好啊!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次,我们生病了,是您请来了啄木鸟医生为我们治病,一直等我们病好了,您才露出笑脸。每天您拼命从土壤里吸取养料把我们养大,从不说一声辛苦。每当大风大雨来临的时候,您把我们紧紧的抱在怀里说:“孩子,勇敢点,别害怕,有妈妈在。”我们从心里说一声:谢谢您,亲爱的大树妈妈,祝您永远年轻、健康,等到明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带一件最好的礼物给您!

啊,秋风阿姨又在催我们出发了,过几天我们还会给您写信的,等着吧,妈妈! 您的孩子:小树叶

附件三:教研活动实录光盘

谈早期阅读——以分享阅读为例

观察记录及反思

时间:2006年2月27日

地点:本班图书区

观察目的:观察图书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涵涵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恐龙大灾难》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洋洋,说:“洋洋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洋洋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涵涵A 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我在自然博物馆见过这种化石,”“没错,这是食草性恐龙。”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幼儿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图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图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反思:

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成功者、领导者的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

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习经验。关注以往的“分享阅读”研究,能够很好的加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形式上多为读本阅读,幼儿更多获得的是语言领域的发展。笔者认为,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内容,凡儿童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儿童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在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的拓展活动,旨在增进刺激性的生活体验,通过其丰富性的拓展活动为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笔者也认为,阅读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

教学反思:《超级任务—保护蛋妹妹》

www.yojochina.com 2012-03-20 10:06幼儿学习网

中国最大的幼儿园连锁

点击了解详情

这天正在进行社会活动《超级任务—保护蛋妹妹》,主要是让幼儿了解鸡蛋易碎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保护蛋妹妹。在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提问:蛋妹妹是非常容易碎的,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保护它呢? 我本以为这个问题是较容易的,应该有许多的孩子争着来回答,可却非常出乎我的意外,只有两个孩子回答到用手护着和用袋子装。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的贫乏。怎么会这样呢?

课后我反思着从家访中了解到的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和我们现在在幼儿园中的教育内容。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包括我们老师为了让幼儿减少这方面那方面的伤害或者危害,将幼儿有可能或者会产生的危害事故都与幼儿隔离。我们成人大多会制止幼儿的举动或者将这些事物远离幼儿的接触范围。有的家长怕孩子剪刀剪到手上,就不让幼儿在家中使用剪刀,以至于幼儿不会用剪刀; 有的家长怕小刀会伤到孩子,就不让小刀切蔬菜水果等物品,以至于幼儿不会用小刀切东西; 有的老师怕幼儿四散跑会碰撞发生事故,就尽量让幼儿少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以至于幼儿不会躲闪的能力; 有的老师怕幼儿玩火发生事故,就不让幼儿接触火柴等物品,以至于幼儿根本不会使用这类物品。这些的“怕”、“不让”,给幼儿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使得他们真正碰到这些事物的时候出现茫然、无措地场面,实际的操作经验非常的贫乏。就像“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一样,一次被蛇咬了以后就怕像蛇之类的东西,就连草绳也害怕起来了。听来有些荒谬,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犯着这样的错误。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正是这种怕草绳的心理,过分的保护他们,把他们圈在我们成人的护翼下,减少了他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以至于真正碰到的时候,对此事物的了解很少,他们就无法应对出现的状况。所以我想作为我们教育者应考虑到现在幼儿的这个状况,适当地渗入这方面的知识,恰当地对幼儿实施这方面的教育。当然, 在渗入的同时家长、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也不能任凭幼儿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这样肯定会造成大的危害事故的。我觉得可以先教给幼儿一个方法,并不时地多关注他们在此方面的进展,合时宜指导,这样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相信也会为他们以后真正地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

幼儿园大班家访记录—大胆说话

www.yojochina.com 2012-04-10 10:35都市兰亭幼儿园幼儿园

中国最大的幼儿园连锁

点击了解详情

园名:都市兰亭幼儿园幼儿园 班级:大一班

幼儿园大班家访记录——幼儿粗心问题

园名:都市兰亭幼儿园幼儿园 班级:大一班

幼儿园大班家访记录范文

家访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记录:

李庶一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她学会了就扰乱

秩序,不让其他的小朋友学习。因此,对李庶一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她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她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她。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助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访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记录:

南南是我班一名幼儿,他聪明,好动,性格外向,学东西也很快,总的来说各个方面都不错,也挺讨人喜欢的。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不好好听课。为此,下午放学时,我和李志鹏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她说:“我平常很忙,他爸爸上班时间卡的很紧,也没有时间来管他。”我说,你们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这就要升入一年级,你们要不配合我们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孩子上一年级就会跟不上。”她说:“以后我们一定要多抽时间来

关心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多和老师联系,一起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并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爱学习的好习惯。

家访的成效: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醒了家长应试在家庭内部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终生受益,让家长了解到了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

家访目的:让幼儿知道自身的缺点与错误

家访记录:

赓赓小朋友聪明好动,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一个坏习惯,总爱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效果。为此,我来到曹洪宣的家里,跟他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从谈话中得知,在家,他一点也不听话,特别的调皮,爸爸妈妈的话听不进去,他爸爸就经常打他,而他妈妈就经常护着他,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我说:“孩子犯了错,不能打,也不能袒护,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慢慢的改正错误。他妈妈听了我的话,表示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和老师一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家访的成效:

通过此次的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的各种缺点与毛病,并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能彻底的帮助幼儿改掉不良的习惯,促进幼儿长足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sanwen/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