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诗的读后感

| 春节 |

【www.longjiam.com--春节】

篇一:人生如诗的读后感 人生如诗,诗如人生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一台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精彩绝伦,好评如潮,让亿万观众尽情地享受中国文化之盛宴,品赏古今诗词之精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全程十场,整个舞台自始至终沉浸在诗词的氛围之中。

  主持人董卿的美貌端庄自不必说,而最叫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扎实的文学功底,包括诗词文赋。节目中不论说到哪个话题,面对何种情况,她的诗词信手拈来,不重复使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是她能从容淡定地驾驭这高雅赛事的诠释吧。

  四位点评老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文化专家。他们的点评精准独到,为现场和观众解读诗词背后的故事,打开了观众和选手的知识寻访之门。

  为了解释唐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为什么用怯而不用切,王立群教授就作者生平花了些时间。宋之问,初唐进士,任职朝庭、文人,但品行不端。除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令人不齿外,一桩命案骇人听闻:宋之外甥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被其相中,欲为己有,刘不从,宋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外甥活活压死。身背如此恶名,惧怕、惶恐、忐忑与浓烈的思乡情怀缠绵交织,自然会怯、会不敢问了。他倒真不愧为诗人,用词独到、精妙,流传至今,尽管牢牢地捆绑着他的丑恶经历。

  谈到唐宋诗词的主要区别是宋朝讲究理。就此,康震老师着重点评了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乡村诗词。他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好像是在叙述刚刚见到的事情。他说:陆游写好最后这两句后,特得意,捋着胡子说‘看我老汉写乡村诗,都写出大道理了’边说边做捋须的样子,乐得董卿打趣地问:康老师,这陆游捋胡子您都看见了?

  郦波、蒙曼二位老师的点评同样地酣畅淋漓,引人入胜。

  老师们如数家珍的点评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从而领略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多姿,享受其中、迷恋其中。

  今季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涵盖了一部中国文学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时期里记住这说不清有多少篇的诗词是不可想象的,全赖选手们一字一句、日积月累的经久储备。

  参赛选手中,几位年轻人武亦姝、彭敏、陈更等,实力超群,出类拔萃,让人折服;而几位有着不一样人生轨迹的选手,他们诗词的储存量也不可小觑,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如诗如泣的故事。

  独臂女孩张超凡,美丽的脸掩盖不住身体的残缺。但她却在人生的磨砺中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甜美的微笑、自信的应答赢得全场的尊重。对她,董卿这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完整,只不过有些是看得见的残缺,有些是看不见的。用乐观、坚强,勇敢追求一颗完整的心灵和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钦佩的。

  王轶隆,南开大学硕士毕业生,原本有机会留在北京或天津工作,但为了陪伴患有癌症的母亲,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辽宁抚顺。母亲就在比赛期间病情恶化,家人怕影响他不敢告知,董卿在现场提到后,王轶隆毅然决定放弃比赛回家陪伴母亲。董卿与他相拥告别时泪流满面,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王轶隆的选择温暖了荧屏内外所有人的心。据后续消息,轶隆回去不多天,他母亲就去世了。

  农民大嫂白茹云,衣着普通,相貌平平,淋巴癌患者。她在艰难攒钱治疗绝症的同时,用诗词慰藉心灵的创伤。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那些苦痛的经历,在白茹云正确而圆满地答完她的全部题目以后,凝聚成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也留给观众深深的思索:当生命出现危机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

  人生自有诗意,人生处处有诗意;人生就是一首诗,一首自己叙写的诗。所谓人生如诗,诗如人生。是也!

  

人生如诗的读后感

篇二:人生如诗的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或者是一首古诗。我们从小就拿着《唐诗三百首》咿咿呀呀的读着,当时的我们或许还不懂这些文字所代表的意思,但早已被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所吸引。至今我仍记得学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早已不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但这首诗将伴随着我儿时的记忆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经历也逐渐丰富,对诗中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不仅了解了诗人的经历,更了解了每首诗中的故事。

之所以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开始只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见多么凄美而哀怨的一句话,当人们失去时,总想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失去的已经失去了,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正如书中所说谁又想得到,短暂的相知之后是漫漫一生的告别。以为错过的,只是一个人。谁知道放弃的,是一生。渐渐的我被安意如的文笔和她对诗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书中第一篇题目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初读这首诗只觉得人生变化无常,人心也会随之改变,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坚持自己。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这首诗讲述了班婕妤和杨贵妃的故事。这样两个倾国的女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班婕妤是汉成帝一位贤德的妃子,初识两人恩爱有加,她也深得宠爱。可随着飞燕合德的进宫,她渐渐失宠了。最后她心爱的男人死在了别人的温柔乡里,而自己只有独守皇陵,孤独终老。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两人因音律相吸,最终成为了唐玄宗的妃子。而她的被宠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天下人生出从此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慨。纵使李隆基再喜欢杨玉环,在江山社稷面前杨玉环也只有一死以谢天下。人生若只如初见,班婕妤或许会紧紧的抓住汉成帝的手,不顾及什么礼法,心中只有自己的爱人。杨玉环或许只是一位绝代佳人,李隆基也只是一位旷世明主,没有后来的悲欢离合,江山美人两不侵。

苏轼的诗就像是一股流水,时而婉转动人,时而大气磅礴。初读苏轼的诗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时是被书中诗旁的图画所吸引,深深迷恋上了西湖这个地方。之后又学到了《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多么美好的希冀呀,每逢月圆,这句诗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在我的脑海。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是如此的豪迈,使人顿时升起了万丈豪情。或许因为诗人和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寄情于诗,诗又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写照。读一首好诗就像是观诗人的一生,读他的心声,渐渐的就沉醉于其中。

书中还讲到一首奇特的诗杜牧的《清明》。它可以是诗,是词,是曲,甚至是一部小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元曲)

这简单的几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甚至是结局。而且结局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作者所说诗画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太满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而这或许也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读诗不仅仅局限于诗句中,更应该了解诗的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用心去读,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品出其中的韵味的情。个人的情感会在你读诗的时候产生影响,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读者心中会对同一首诗有不一样的见解。这也许就是古诗的一个特点吧。

人生如诗的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huatizuowen/31559.html

    上一篇:春节贺语

    下一篇:春节晚会策划(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