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 读后感 |

【www.longjiam.com--读后感】

  《孤独六讲》里面,对寂寞以及孤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做出了明确的解析以及对比。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1)

  前天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孤独六讲》这本书。之所以用短短一天时间读完,是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好,所以一气呵成读完了。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觉自己既定的生活和思维破碎成了一片一片,为了把这些破碎的东西再重新组装起来,于是我昨天坐公车兜了一天风,坐在车上的时候想了很多很多……于是也就诞生了这篇日志。

  这本书如果概括点说,它阐述的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我粗浅的理解是一种超然世外的独立吧。把自己不混同与这个世界,不随波逐流,很独立、很个性的东西。正是因为他的独立和个性,又很成熟完善,所以读起来非常的美,像诗一样的美。我被这美深深地触动了。

  然而读完了这本书,我却有种很矛盾的感觉,这不是书的矛盾,而是我自身的矛盾。昨天在车上想了一天,我想之所以我会矛盾,或许是因为这本书里的思想是非主流的东西,而我一直是很传统的主流文化的思想,被冲击过后,在震撼之余会感到无所适从。那么为什么我会说这本书里的思想是非主流的东西?而这个矛盾又矛盾在了哪里?我现在把它提出来,并阐述我的一些见解,希望能有星友回我帖子,一起探讨下。

  当我看到竹林七贤那么有才能,却隐居山林,甚至为主流社会所不容,遭人迫害,当我看到秋瑾被砍头后,她的血甚至救不了一个得肺痨的孩子。在震撼和仰慕之余,我不由会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能不能做得那么纯粹?还有如果我能做得那么纯粹,那么让我做得纯粹的度在哪里?如果我做不了那么纯粹,又意味着什么?

  我想这个答案大多数人都无法给出。现在的社会更加的务实,多数人不会去那么纯粹的生存,他们是主流,他们更倾向于去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积极进取之才,以便于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的融入社会。而个性的、超然于世外的东西被作为非主流的东西,在这个务实的社会中要么被社会所不容,要么就因曲高和寡而孤独。

  那么是不是非主流就是不该提倡的?我想也不是,正因为他的纯粹和个性,所以他能接触到主流文化所接触不到的一些东西,当他上升到一定高度,完善到一定程度时,他就足以震撼所有人。

  所以主流与非主流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缺一不可。我不由又想起了马哲,它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哲学。我想它之所以了不起或许在于它把一切哲学又抽出了更为一般和概括的东西,而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我不由又产生了疑问,会不会因为这个更概括和一般而使他丧失了个性,取得精华、去的糟粕又是否准确?我希望有星友推荐好书,回答我的这个疑问。这是我从《孤独六讲》中学会的独立和质疑使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孤独六讲》确实是一本好书,谢谢作者蒋勋让我看到如此精彩的一个思想的世界。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2)

  从书架里随意抽出一本书,是蒋勋的《孤独六讲》,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初中毕业时,老师送我的一句话:“守得住寂寞的人,才会是最后的成功者。”

  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美学的光彩。

  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越发孤独。就像在生活中,很少谈到孤独,也常常令人难以理解。但孤独,有好似流感,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患过。在强调个人独立和个性的当今,孤独成为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困境,人类是群居动物,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我们的对策便是发自本能地回避孤独。蒋勋给予了我们新的视角来发掘孤独,欣赏孤独的美学。

  一、情欲孤独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在《飨宴》中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的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就这样,我们寻寻觅觅,有时候以为自己找到了,有时候以为自己永远找不到,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儒家所阐述的往往是一种“中庸之道”,既不做出头鸟,也不做最后一个,但是这与现代人独立的个体意识发生冲突,追求自我,恪守原则,即使大逆不道却要对得起自己的心。说道这里我说一下红楼梦。宝黛的争论由来已久,曾经认为宝钗熟知社会性,知道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取自我利益,而林黛玉似乎作为一个另类,不拘泥于世俗,有种遗世独立之感,却最后有一个悲伤的结局,可现在看来,黛玉算是活得潇洒的一个,至少她活得对得起自己的心,追寻的是个体的自我和独立的思想,反而宝钗是活得比较累得一个,为了种种世俗伦理不得不屈就,不得不逢迎,她并不为自己而活着。

  随着逐渐长大,在青春的岁月中,面对父母反而是我们最孤独的时候,因为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而我也不理解他们的观念,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而在同类的朋友之间能获得共鸣,通过书刊、音乐、媒体,反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我获得快乐。这样的孤独的渴望,有了让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机会。

  二、语言孤独

  经常在很多公共场合你会发现很多人一直叽里呱啦地在说话,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的语言背后有没有思想。有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话,多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看到这里瞬间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多数时候我们一意孤行的表达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背后的结果。在很多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大师级人物闭关、静修,因为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出于孤独的状态,你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此时的你忽视和别人的沟通,而是在和自己沟通,语言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状态。

  事实胜于雄辩,有的时候,只要心领神会,并付诸实践,说不说又有何区别呢?蒋勋在文中举例诸多,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说自己的话,大声说话,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一只只会学舌的鹦鹉,那将是人类作为灵长类的悲哀。

  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对语言的颠覆,来阐述白马非马的逻辑,没有那么强的逻辑的推论和思辨,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莫过于听不同的声音和听听不懂的声音。

  三、革命者的孤独

  革命这个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抽象性的词,关于革命的种种的思考和来源,无非是书籍、媒体。不论其描绘的多么让人身临其境,没有实际的体验,对于革命很多时候都将是一场空谈,因为你不会知道在一场真正的革命中你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觉得,反贼、英雄、叛徒、还是一个打酱油的小人物。

  蒋勋说,刘邦和项羽,之所以刘邦赢了江山,失了历史,是因为项羽作为一个孤独革命者失败了,失败的英雄同司马迁一样,作为一个诗人的选择,司马迁更愿意赋予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一种美学的凄美感。蒋勋,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实中梦想可以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改革,而不再是革命。在《史记》里,荆轲失败了、屈原失败了、项羽失败了,可是他们失败的惊天动地。

  四、暴力孤独

  蒋勋在其中指出,如果说美学是为了怡情养性,那么,那些像培根、马蒂斯的画是什么,他们充满了暴力性的笔触、不安的焦虑性色彩。

  暴力便是人压抑的一种表现,在原始社会,征服野兽便是英雄的象征,他们将野兽的特征性物件制作成饰品,一次来展现自己的英雄性,殊不知这真是展示他们暴力的最好手段。有一个经典的论题“如果你有权利,你会不会焚烧一座城市?”,就像在古代战争中,屠城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名词一样。

  我们喜爱极限运动,爱看恐怖或者是枪战暴力的影片,这都是人内心压抑的暴力因素的体现,通过视觉感官触觉的刺激来发泄这种力量。

  高度的落差被蒋勋认为是产生暴力的一大因素。美国的双子星大楼被炸毁,当看着美国民众的泪水和悲伤,袭击者将会产生一种大大的满足感。

  认清暴力因子的客观存在,是我们如何将暴力合法化,如何排解暴力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认识暴力,对暴力思辨的过程将是我们避免暴力最好的方法。

  五、思维孤独

  黑格尔有正反合的辩证法,一个左边的观点,一个右边的观点,最后将两者相结合。我想这将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大发展。在中国,我们往往被告知,而这正是将思维扼杀的罪魁祸首,所谓经验之谈,能经得起时代的变迁吗?正如在艳照门之后,社会大肆讨论,批评之声不断,并最后将此作为一个社会的黑暗面被查封。既然问题存在,给予一种思辨的氛围,让公众一起探讨艳照门事件究竟是私人问题还是社会公众问题,如何来解读这样的事件,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

  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是有问题的,同时,没有一种声音是完美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对立,只有斗争,才会有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很好的解释了只有对立才有发展。

  像庄子一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庄子的精神从来没有成为过社会的主流,可是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庄子最爱一个“无”字,无中生有,代表着,让自己从孤独中走向未知的领域,你给他定位,给他挖掘,最后一个人走到黑,最远的的那个人便是站得最远看的最高的人。

  六、伦理孤独

  其中蒋勋将道德批判转换为一个思辨的过程。伦理与社会条件和经济状况有关,并不是一个主观的东西,需要从很多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境况。

  在世俗伦理的框定下,伦理成为一个牢笼,监禁这一群追寻新空间的人,以伦理的名义——爱、关心、忠诚这些名义将个人压制在伦理之下。蒋勋认为,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适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持孤独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实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空间。

  没有思维的伦理很容易变成堕落,因为太习以为常。

  当这个社会有了孤独的出走者,有了特立独行的思维变形,这个伦理的迷障才有可能会解开。

  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孤独六讲》讲述了孤独的美学,让我有幸窥视到孤独的美丽,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样或许你就是那个成功者。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3)

  黑夜在蚕食白昼,霜降在吞噬湿热,漫漫时间的海里我们随波逐流,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寻找相遇,冰冷的河水堵住我们的喉咙吞没我们的声音。孤独是水的颜色,披着清冷的外衣,把我们包围,如影随形。

  蒋勋在扉页中写道,“我的《孤独六讲》在可懂与不可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蒋勋斯文的文字却如同一柄利刃,自上而下,将人的灵魂劈成两半,他就在这其中,挑挑拣拣,追溯过往,品尝现在,展望未来,直面孤独。他有一支笔,写尽心底孤独。孤独,从来不是腊月风雪,风霜寒心,孤独,更像是梦魇,是你午夜时分在窗中看到的鬼魅般的影子,从来只是住在你心中。

  我们的记忆深处都会有那样的晚上,躺在大床上,温度宜人,空气湿润,听雨声打在窗柩,犬吠声自远而近,就在这样的嘈杂中,却觉得万籁俱寂。水流声潺潺,我们叮叮咚咚的心啊,突然觉得无处安放。学文电热人大多敏感细腻,曾在人生的低估,也是一个那样的夜晚,我坐在床上,看着外面的天空忽明忽暗,心里难过的要崩塌,说不出来也没法说,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找谁来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法把话说出来。”,就是这样的一种孤独,明明眼前是繁华喧嚣,人群熙攘,却好像孑然一身,明明千言万语,却好像无话可说。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在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如果不去学习接受它,只会觉得前行的路越来越冰冷孤独。

  在跌跌撞撞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企图敲碎孤独的躯壳,蒋勋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期盼每一个人都能在破碎重整的过程中找回自己的伦理孤独。”“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是思维的清明。”原来孤独从来都是宝贵的东西,它让人细腻,听得见大地万物细语。它让人慈悲,孤独过才能感同身受常存慈悲之心,懂得珍惜。它让人清明,独处从来都是一种力量,让人看清楚自己。它让人勇敢,不害怕无谓的魔鬼,不害怕前路的未知,孤独一直在你左右,既不想挣脱它,那它便化为你的力量,推你前行。

  许多事情都是一个做的,没人能代替。即使是陪伴,也只是陪伴,跨出步伐的还是你一个人的事。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与我粥可温,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与我书半生,这样子的愁肠感叹,自以为千回百转的孤独,懂得去面对,就会觉得自在,需多事一人便可做,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是这样可有可无的陪伴。我们要做的是享受孤独,珍惜孤独,直到有意思的人出现,彼此都品尝过孤独,更懂得余生要怎样相度。在一个人走的这条路上,孤独当然有一点,但自由更诱人。

  《孤独六讲》,蒋勋以半生见闻,所思所感,熬成这样一锅浓浓鸡汤,你我都盛取一杯,饮尽便能醍醐灌顶。在长大的岁月里,总免不了孤军奋战,与其唯唯诺诺,四处逃避孤独,接受它,让它来陪伴你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倾盖如故,有人久坐如陌路,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孤独六讲,我们数次面对孤独,曾恐惧,曾躲藏,曾逃走,但最终都该学会面对,学会品尝,学会享受。饮尽这一杯孤独的酒,前路便可孤军奋战。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4)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本文来源:http://www.longjiam.com/fanwendaquan/35144.html